南宫NG·28(中国)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

    集团门户     中 -文   |   English
    快速导航
    媒体关注
    在这里,我们聆听媒体对我们发出的声音。
    南宫28力攀最高峰

      南宫28集团2010年第二产业销售收入76.8亿元,同比增长49.8%,实现净利润近8亿元,同比增长94.8%,纳税4.28亿元,同比增长58.6%,在瑞安市工业企业中多年名列第一位。

      创办之初的1991年,南宫28集团只是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家庭作坊式小厂,短短20年的发展,如今已成为旗下拥有南宫28氨纶、南宫28超纤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,全球最大的聚氨酯鞋革树脂生产企业和国内最大、全球第三大氨纶纤维生产企业,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温州民企前三。

      是什么力量使南宫28成为全国聚氨酯的“龙头”企业并保持高速增长?

    四次转型步步高

      南宫28的第一次成功转型是1994年进入聚氨酯行业。经历1987年杭州武林门一把耻辱大火后的温州鞋业企业,几经反思,形成了打造鞋业品牌的认识,作为制作高档鞋底的原料聚氨酯鞋用树脂非常紧俏,且这时聚氨酯项目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,国内技术也逐步成熟。目光高远的南宫28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,毅然决定跃过塑料制品加工业这个过低的产业门槛,从事聚氨酯产品的工业制造,实现产业转型。南宫28在艰难中起步,筹资2000万元打造了一条年产3000吨的聚氨酯鞋底原液生产线,撕开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层层防线,冲进了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分子材料产业。多年的发展,目前该产品已有每年40万吨的产能,占据国内市场约60%的份额。

      第一次产业转型的成功,尤小平坚定了对聚氨酯产业的发展信心。1997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、市场迅速回落、企业普遍不景气之时,南宫28反其道而行之,面对发达的温州制革业和依赖进口的合成革树脂原料,决定投巨资上马聚氨酯革用树脂生产线。这一“冒险”行动,成就了南宫28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重大飞跃。如今,年产50万吨的“聚峰”牌革用树脂已独占国内市场鳌头。

      南宫28的第三次转型和飞跃是1999年进入氨纶行业。当时,国内氨纶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,南宫28果断投入1.65亿元资金,生产聚氨酯纤维(氨纶)。随后又陆续追加投资10亿多元资金进行九期工程技术改造,使氨纶年生产能力达到5.7万吨规模,一举颠覆了国外氨纶的“贵族”价格,成为国内最大、世界第三大的氨纶生产企业。南宫28氨纶公司2006年8月23日成功上市,成为温州首家A股上市民营企业。

      南宫28的第四次飞跃则是“十一五”期间的2008年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,南宫28逆势投资进入保温材料和铝箔行业,沿聚氨酯及相关产业链,逐步向上游拓展,实施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。

      四次成功转型和产业升级,演绎了南宫28跨越式发展之路,使南宫28摆脱了低层次的产品竞争,进入高端领域的发展平台和发展路径。

    开足马力做“乘法”

      南宫28的每次飞跃,科技创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用南宫28董事局主席尤小平的话来说:“如果说企业的常规发展是在做‘加法’,那么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,则让我们开足马力做‘乘法’”。

      在“十一五”的5年中,南宫28技术研发投入累计超过6.72亿元。通过高端技术的引进、消化、再创新,开发在差异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,并努力实现个别创新向持续创新、局部创新向系列创新、单独创新向集体创新的转变。

      针对高端人才相对稀缺的状况,南宫28积极探索技术引才、引智新模式,借助外部高级人才,不断增强技术难题攻关能力。多年来,南宫28重点引进了高级工程师、教授级高工、享受国务院津贴人员等顶端技术管理人才71名。通过引进人才和研发投入,南宫28解决了多项行业共性难题,开发出317个种类1000多种规格的新型产品,拥有了数十项发明专利,38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专有技术。其中,“耐高温氨纶”、“添加POPS的高性能聚氨酯鞋底原液”和“彩色绒面革”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,“高透明有光氨纶纤维”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项目,“纳米改性氨纶”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对接项目,37项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。

      如今,南宫28已获有“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”荣誉,上海技术研究所正筹备,重点开展相关前沿、高端技术难题攻关工作。南宫28集团旗下4家专业公司已全部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负责起草了四项“国字号”行业标准。南宫28氨纶在科技创新中快速发展,2006年带着4个项目首发上市时,产能是1.2万吨,目前产能已达到5.7吨,提高了近5倍。

      根据南宫28集团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,到2015年,集团的年经营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左右,其中制造业实现资产200亿元、销售收入320亿元以上,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%以上,科技增长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80%以上。

    社会责任拓视野

      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视野,企业家的气度决定企业的胸襟。南宫28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认为,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内生的经营责任,是高于法律规范的内在要求,是品牌价值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  2006年,南宫28加入了巴斯夫“1+3”企业社会责任项目,即一家企业要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三家商业伙伴公司,通过供应链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理念,并以最佳范例、专业知识以及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。2007年,南宫28在中国“责任关怀”促进大会上,正式签署了实施 “责任关怀”承诺书,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自愿承诺实施“责任关怀”的民营企业。2008年,南宫28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为数不多的会员之一,整合完善了ISO9000和ISO14000管理体系,并不断完善环保、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设施。

      “十一五”以来,南宫28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购置先进环保设备,保证三废达标排放;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中水深度处理项目,年节水可达50万吨。目前,南宫28东山工业园区已基本实现了废水“零排放”,固废利用率达到97%,能源消耗水平居行业国际领先水平。2010年企业万元产值能耗、水耗分别比国内清洁生产标准低58.1%和75.7%。南宫28也先后荣获中国化纤行业首家环境友好企业、省绿色企业等荣誉。在2008年通过的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现场验收中,国家相关部门在南宫28实地调研时发现,周边群众对南宫28的满意率达到100%。

      南宫28有在册员工5700名,从2001年开始就率先在民营企业里逐步实现了全员“五险一金”,并严格执行EHS体系标准,建立员工职业健康识别系统,保证了企业健康与员工健康的和谐一致。多年来,南宫28为抗洪抗震救灾、助学助教、扶贫济困等捐赠7150多万元。2010年10月,南宫28捐赠1000万元用于长江沿岸的植树造林。同年12月,南宫28再次捐款1000万元用于打造“森林瑞安”,并带动当地企业捐款达5700万元。一笔笔捐款,折射出南宫28沉甸甸的“社会责任”。

    已阅读完毕,可选择 返 回 上一篇 下一篇